T-6個月。 陽光從氣密窗縫中斜斜照進來,灑在會議桌上那堆摺得起伏交錯的地圖與資料紙頁上。外 頭的天氣出奇地好,天藍雲稀,甚至有幾聲鳥鳴從遠處傳來,聽起來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的平常日子。但屋裡的人都知道,這片陽光只不過是末日前的短暫喘息。 黎明谷計畫,已經確定下來。不是草圖,不是口頭共識,而是一份開始倒數的實施計畫 。 祐誠站在桌邊,眼前是滿滿一排螢幕與紙本資料。地圖上層層疊疊的線條像是一張神經錯 亂的網絡,但他知道,每一筆、每一條都關乎生死——是他們能不能順利遷徙、抵達轉運 點、進入黎明谷的關鍵。 「轉運站的選點,是現在的首要任務。」他語氣平穩,但眼神堅定。「總共要找出三個主 要站點,加上一個備用的。」 他的目光在地圖上掃過幾個標示過的地區,又補充道:「三個條件。第一,交通不能太差 ——我們搬的是糧食、藥品和柴油,雖然有車,但翻山越嶺也不切實際;第二,不能太顯 眼,越遠離都市、越沒人會注意到越好;第三,我們預估那時候還會有大量積水,建築必 須蓋在高地上,至少不能成為一灘水池裡的孤島。」 語婕聞言點了點頭,眼神瞬間轉為專注。她將筆電連上側邊的顯示器,操作快速地調出一 組最新的模擬數據。「這我來做吧。」她說得很自然,像是早已準備好。 她拉開圖層,一張模擬到T+9月時的積水預測圖浮現出來,淹水區域以淺藍、深藍標記, 紅色則是斷水斷路的高風險地帶。整張地圖看起來像是傷痕累累的病理切片,無聲地提醒 著人們,這世界正逐步潰爛。 「我會以T+9月的積水狀況為主,先模擬出主要積水區,然後在地勢圖上篩選還能保持乾 燥的高地。會避開都市、選靠近主幹道但不易察覺的地點。等初步名單出來後,我再聯絡 在地平台找人幫忙勘查。」 「你確定要自己處理探勘那邊?不用交給建築公司嗎?」祐誠看了她一眼。 「可以的,放心。」語婕點頭,她的聲音輕而不虛,語調中有種不容置疑的節奏。「我會 用匿名帳號分批釋出委託,不會讓任何一個人知道整體輪廓,地點也會拆成獨立需求。只 是看地而已,對方不會意識到我們要幹什麼。全都交給建築公司反而容易有洩密的風險。 」 曉彤這時放下手中的筆電,從紙堆裡抽出幾張繪圖紙。「我會繼續優化黎明谷主基地的設 計。地下三層還有幾個結構點要補強,尤其是承重牆那一圈。如果無人機要在那邊施工, 我得先把參數輸入建築公司那邊的模板系統,他們送來的建材才會是正確格式。」 「建材配套妳要分批申請,避免太過集中引起懷疑。」祐誠提醒。 「早就這樣打算了。」曉彤聳肩,但嘴角有點自得的笑意。「我還設了三個不同的帳號下 訂單,到時候你們看都看不出來是哪裡送來的。」 祐誠點點頭,眼神再次落回地圖。「那我這邊會負責找V0避難所的位置。既然無人機不適 合處理舊建築改建,那就交給人來做。我會鎖定幾個可能改建的點,去現地確認,然後聯 絡施工團隊處理。」 陽光仍舊灑在桌面,但每個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長,像是已經走進了另一個時代的投影。他 們知道這是準備期的最後一段寧靜,也許過不了幾週,這片城市就會被雨水吞沒、道路塌 陷、人群消散。而他們,正在一磚一瓦地為那之後的世界鋪一條路——不為拯救誰,只為 活下去。 -- 資料夾「V0備援選址」早已存在祐誠的筆電桌面上。那是他數個月前還沒確定黎明谷主計 畫時備下的預案檔案,裡頭包含他一路以來暗中查勘的所有可能據點。現在終於派上用場 。 他一邊喝著微溫的罐裝咖啡,一邊打開資料夾,三個標註為「可行」的地點已經被加上紅 色星號。 第一個是廢棄舊醫院,在都市邊緣的山腳地區。從衛星照片來看,建築主體雖然老舊,但 完整度尚可,前棟五層、後棟七層,頂樓還有一座廢棄停機坪。從規劃角度來說,這個點 是個極為理想的候選地——空間大、離市區有段距離、又具備屋頂平台能停放船隻。只是 內部空間年久失修,當初被棄用就是因為結構問題,改建難度極高。 「要是能多半年時間,我肯定選這個。」祐誠看著語婕,小聲說。 她回以一個同情的笑容,沒說話。她知道祐誠內心總是傾向把事情做到最完美,但現實從 來不給這種人留情面。 第二個選項是某棟舊工業大樓,位置在一個早已沒落的工業區內。那區原本是貨物中轉站 ,現在多數大樓早已封閉,只有零星幾家物流還在撐著營運。那棟大樓雖然外觀不起眼, 卻有電梯、獨立貨梯與消防通道,十樓以上幾乎整層空置,可直接用作改建用途。 「改建時間只要十五天,預算可以壓在我們的應急上限內。」祐誠把資料列印出來,在桌 面攤開。「而且從倉儲樓層就可以搬運物資上船,物流動線是三個點裡最順的。」 曉彤湊過來看了一眼,點頭:「這棟我之前也看過,用鋼骨混凝土蓋的,結構比醫院還好 。應該可以架隔熱層和冷氣模組,不太會超重。」 「缺點是……附近還有其他建築。」語婕補了一句,「雖然不算熱鬧,但到了末日,如果 有人來避難,很容易就會順手闖進來。」 祐誠點點頭,承認這一點。「我會補上兩層防盜門和金屬閘,能拖多久算多久。」 第三個選項則是在較偏遠的高地上,一座單獨的倉庫。從地勢來說無可挑剔,也沒人煙, 天然就具備了躲避風險的優勢。而且倉庫建得很實在,有三層樓高、屋頂平整、地下一層 。但它的問題也同樣明顯——太顯眼,四周沒有其他建築,只有一些植被遮蔭,從空拍圖 上看就像是被圈出來的目標。 「除非我們願意多花錢做偽裝,還要加裝防衛模組,不然這裡根本撐不過十個月。」曉彤 的語氣難得帶著些排斥,「比起前兩個,這個地方風險高太多。」 「可行性等級B,不建議。」語婕也在筆記上劃了個叉。 最終,他們沒有太多爭論就一致選擇了第二個——舊工業大樓。雖然不完美,但在時間、 成本、風險與擴充性之間,這是唯一能取得平衡的選項。 祐誠閉上筆電,像是為這場簡報劃下結尾。語婕拿出手機,開始聯絡廠商;曉彤則一邊啃 著蘋果,一邊修改設計圖上的舊備援路線。 外頭陽光依然明亮,天空高遠,一切靜好。但沒有人真的放鬆。這群人正以他人未曾想像 的速度,把未來當作戰場,用工程圖、供應鏈與資訊模型築起一條窄窄的逃生道。他們知 道,接下來每一步都不能有誤——因為錯的代價,是死。 -- 當天下午,祐誠就帶著測距儀和備用電池出發了。曉彤原本想跟,但被他制止。「我去現 場談就好,你在這邊把無人機的工單整合起來更重要。」他說得乾脆。 那棟工業大樓位於一條偏僻的貨運道路上,兩側是低矮的鐵皮倉庫,還有幾台退役的卡車 像骷髏一樣歪斜地停在雜草中。道路的盡頭,就是他鎖定的高樓鋼骨建築。外牆斑駁,部 分鋁窗脫落,頂樓還殘留著貨架殘骸與破舊的塑膠水塔,從外觀來看就像被整個城市遺忘 的器官。 門房早已撤走,整棟樓由房東透過仲介網站出租。祐誠聯絡的是房東的兒子,一個看起來 剛滿三十的年輕人,穿著皺巴巴的襯衫和一雙明顯不合腳的皮鞋,看起來像是臨時從什麼 辦公室跑出來的。 「你真的要租十樓那個倉庫啊?」對方皺著眉頭,露出懷疑的神色。「那邊很久沒人用了 ,樓板有點灰,電也沒接,你確定不是要開什麼非法工廠?」 祐誠微微一笑,從背包裡拿出預先列好的用途說明表與付款方案,語氣冷靜:「我們是備 份資料的團隊,需要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,存放機械與低溫設備,不會裝潢、不會改 造,臨時用電也會依規申請。」 「你們還真會挑……」年輕房東搔搔頭,「這層的確是最少人會注意到的。不過你要先付 至少半年租金,另外押金兩個月。行情大概就是這樣啦。」 祐誠沒多說話,當場就轉帳付清。為了避免節外生枝,他還特別要求對方在合約上標明「 單純倉儲使用,不得干預內部配置」,把潛在干擾壓到最低。 確認完租約後,他一人走上樓梯逐層巡視,確認建築結構無明顯裂縫、水泥牆體沒有嚴重 脫皮,消防設備雖然老舊但仍有殘留功能。屋頂的面積夠大,適合擺放運輸船,從側邊貨 梯搬運重物也不成問題。 晚上回到避難所後,他立即著手處理改建問題。他早在確定地點前就花了整整兩晚查詢地 區內所有有評價紀錄的建築公司,逐一比對施工紀錄與使用材料。最後,他挑出三間口碑 最穩定、回覆速度快、對中小型專案有處理經驗的業者。 第一家直接回覆:「目前工程排滿,最快也要兩週後。」 第二家說:「可以做,但只能派半隊人力,時間會拖到一個月以上。」 只有第三家,一家標榜高端防災建材與緊急施工團隊的公司,願意立刻接單。對方負責人 語氣簡潔明快:「只要材料我們那邊出,能保證兩週內完成。但加價五成,急件費用不能 談。」 「五成?這是搶劫吧……」語婕瞥了報價單一眼,忍不住皺眉。 「他們主要接的是私宅避難室與地下儲備工程,品質沒話說。現在這種行情能接急案的, 價格都會翻倍。」祐誠將報價單印出來,釘在進度板上。「就他們了,越快完工,我們越 有餘地。」 為了分散物資調度,他另外租了離工地十公里外的小倉庫,將工程材料與設備模組拆批堆 放,每日由兩輛不同的貨車以小量方式送進工地,不僅減少暴露,也降低施工團隊的警覺 性。 工程啟動當天,祐誠便早早到現場監工。施工隊長是個皮膚黝黑的中年人,戴著泛白安全 帽與厚重工具腰帶,沒太多廢話,開工前只看了設計圖三分鐘便開始分派人手。 三天內,防水層鋪設完成,隔熱板也進入安裝階段。牆角的冷氣預留孔位與備用電池槽都 按圖施工,看得出這支隊伍雖貴但確實有效率。 黃昏時分,站在頂樓風中,祐誠終於鬆了一口氣。這棟灰白色的大樓原本只是被市場淘汰 的空殼,現在卻是他們通往黎明谷的第一個踏腳點。 -- 相比起祐誠的實地奔波,語婕的任務則像是一場散佈在數百公里之外的「遠距社交混戰」 。她早就習慣處理數據與模型,也能冷靜分析心理反應,但這回,她得面對的是另一種難 以預測的人性——素未謀面的在地接案者。 她先從模擬模型開始。氣候預測模型跑了三輪,交叉比對過T+9月時積水分布、降雨量殘 餘趨勢與地層飽和資料後,挑出了九個可能的轉運站候選地點。接著她再把地圖與開放交 通資料疊合,篩掉了所有無法用車抵達的地點。最後,才將這些結果轉化成一張地圖打上 編號。 「八號點,北緯34度,這個位置靠近主幹道,三面高地,附近沒有高密度建築,應該不錯 ……」她一邊自言自語,一邊將點位標記成「A」。 地圖資料準備好後,她開始在匿名接案平台釋出需求。每筆任務都簡單描述為「協助實地 拍照/地面高差測量」,並搭配簡易報酬,地點則以「山野露營基地前的空地」或「農田 附近的土坡」為掩護。 結果第一筆委託就讓她差點摔滑鼠。 「你是要買地嗎?還是要種大麻?這地點太奇怪了吧哈哈哈。」對方的語音訊息口音又濃 又快,語婕一個字都聽不清楚,只好回:「請問可以用文字聯繫嗎?」 對方堅持語音,語婕只好硬著頭皮聽了三輪,最後還是靠「語音轉文字」功能才能大致搞 懂他說的意思。 第二位接案人則更直接。「你們做投資喔?我可以陪你們現場看地,但如果順便聊一下感 情也不錯吧?」語婕當場臉黑,回覆:「不需要,謝謝。」對方居然還再補一句:「你聲 音蠻好聽的,我猜你長得不錯。」 她乾脆封鎖了那人,再把接案範圍鎖得更嚴格,地點細節也做了更模糊的模擬圖掩護。第 三筆任務原本看起來進展順利,但當對方到現場後突然傳訊:「地點太遠,油錢不夠,要 不要加個價?」語婕當時正咬著筆桿對著圖層分析,差點氣得咬斷。 「……我現在不是在探勘,我是在當業務。」她苦笑。 好在第四位接案人終於是個靠譜的年輕人,照片拍得清楚、說話也直接。語婕看著他傳來 的現場照片——一塊偏高緩坡地,有一條不甚平坦但可通行的小路,四周是荒廢的果樹園 與一排雜草屋舍。她眉頭一挑,立刻標記為「轉運站A」。 她用一整天搞定了三個轉運站候選地點,當晚更新完模型檔與報告後,癱在桌上久久不動 。 「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溫柔系的人,今天才知道原來我也有想砸手機的一天。」語婕抱著手 機翻了個身,換個姿勢。 一旁的曉彤淡淡地說:「我可以幫你寫個自動封鎖沒禮貌使用者的腳本,順便附加語音辨 識濾鏡。」 語婕抬手比了個大拇指:「你真的是我們團隊裡唯一的文明之光。」 三人笑了笑,這點短暫的輕鬆,像是長途跋涉中難得的一小口甘泉。 -- 祐誠把筆電轉了個角度,讓語婕和曉彤都能看到螢幕。上面是他整理好的《Shelter V0 初期物資配置表》,分成五大類:冷凍肉品、冷凍蔬菜、罐頭、乾燥食品與主食,每一項 都搭配了容量、單人月需量與儲存方式。備註欄裡密密麻麻,全是他過去一週在冷鏈物流 與倉儲資料之間熬夜查出來的關鍵字。 「我們預計在V0避難所渡過高溫六個月,暴雨三個月,保險起見我抓十個月的食物份量。 冷凍肉品我選雞腿、豬肉塊、牛肉、鯛魚片。」他邊說邊點,「這些是基本蛋白來源,年 均分配。之後如果蛋白質模組能穩定,肉量就能縮減。」 語婕靠在椅背,雙手交疊在胸前。「可以,記得厚度要一致,好包裝也好退冰。」 「冷凍蔬菜我選花椰菜、紅蘿蔔、玉米,還有青豆混合包。」祐誠邊講邊點開冷凍區體積 預估圖,「這四種搭配營養均衡,也有彩度。每人每月抓四公斤,十個月大概一百二十公 斤。」 語婕正拿起紙杯喝水,聽到「青豆」兩個字突然停住,盯著螢幕,神情一秒僵住。 「等一下。」她放下杯子,語氣明顯變了調,「你說什麼?青豆?」 「……有什麼問題?」祐誠微微皺眉。 「問題大了。」語婕一臉嚴肅,語氣像是見到什麼災難現場,「我拜託你,千萬不要放青 豆。你想讓人崩潰是不是?」 曉彤抬頭看了她一眼,沒表情地補了一句:「我也不吃。」 語婕深吸一口氣,像在壓抑什麼不堪回憶:「我上一世有整整一個半月,三天兩頭吃到青 豆。混在罐頭裡、稀飯裡、甚至湯裡……吃到後來,每看到那顆粉綠色的豆子,我胃都會 翻。那不是食物,是某種心理陷阱。」 「……這麼誇張?」祐誠有些驚訝,但還是打開食物替代表。 「不誇張。我甚至懷疑它根本是某種催眠武器,吃了人會喪志。」語婕很認真地說,「你 想讓人放棄活下去,就讓他吃青豆。」 曉彤的視線回到筆電,嘴角微動:「那我們改。」 「好好好,青豆換掉。」祐誠舉手投降,一邊把青豆那格劃去,一邊問:「那換什麼? 」 語婕語速快了一點:「香菇、脫水高麗菜都可以。香菇味道強能提香,配上高麗菜顏色好 看,讓人比較有食慾。要考慮末日封閉空間裡的心理反應,不能只算熱量。」 祐誠點點頭,在表格裡新增兩行:「冷凍香菇80公斤、冷凍脫水高麗菜100公斤,調整後 體積再估算。」 「罐頭部分我列的是基本配備:豆類、燉肉、濃湯、水果罐頭。這些耐保存、不需加熱, 最適合用來應付停電或行動時的備糧。」 「收到。」祐誠認真地在備註欄標記:「避開青豆。」 「乾燥食品是即食麵、能量棒、脫水米飯和蔬菜包,真空包裝,常溫可保存五年以上。這 批是高能量、低體積的戰術糧。」 曉彤一邊更新模型,一邊回道:「乾燥食品預估體積 2.4 立方米,還有餘裕。」 「主食類用白米、糙米、義大利麵、麵粉、馬鈴薯粉組成,防潮倉儲,總重大約兩公噸。 日常供應壓力靠這邊撐住。」 語婕看了看整體配置,點頭認可:「這份選單可以。不過青豆這件事記得寫進SOP裡,萬 一誰哪天想補貨,你要有制止的依據。」 祐誠笑了笑,語氣也放鬆下來:「明白。黎明谷生存守則第一條:拒絕青豆入境。」 「這我可以背起來。」語婕語氣認真得像在宣誓。 曉彤淡淡補充:「我是工程師,不負責食物審查。」 三人相視而笑。短暫的輕鬆氣氛讓空間裡少了些沉重,也讓這份用來對抗世界終結的清單 ,多了一點活人的氣味。 -- 如果說選地建屋是勞力密集,那採購藥品就是一場慢性消耗戰。尤其當你需要的,不是止 痛藥、感冒藥這種便利商店都能買的東西,而是管制級抗生素與冷鏈保存用疫苗。 語婕早在計畫開始之初,就預想過這一步的難關。她甚至寫過一份表格,上頭分門別類列 出避難所在不同階段可能會需要的藥品:急救組、抗感染組、婦幼組、精神組、慢性病組 ……從退燒藥到傳染病疫苗,幾乎一應俱全。 問題是,她現在不是某個國家機關的醫療採購人員,也不是什麼能申請補助的研究單位, 她只是一個學生,一個還沒畢業的心理系碩士。 她第一時間想到的,就是自己的指導教授——王曉書,一位學術資歷深厚,常兼任醫療心 理與危機干預顧問的臨床心理師。在她心裡,這位教授雖然嘴巴毒、態度嚴,但應該不至 於完全無法談判。 事實證明,她太樂觀了。 「你最近這幾週都沒交作業,也沒參加個案會議,現在突然跑來問我怎麼買藥?」教授冷 冷地望著她,眼神像X光掃描機一樣從她的表情一直掃到她的筆電螢幕。 語婕站得筆直,笑容維持得極其努力,但額頭已經開始冒汗。「我……其實是因為最近在 構思畢業論文,所以沒辦法專心處理進度。」 「什麼題目?」教授立刻反問。 語婕頓了一下,腦中高速運轉,幾秒內編出一整個合理包裝的論文題目:「我想寫一篇整 合心理治療與生理治療流程的案例分析……就是那種,用小型實驗模組觀察藥物介入對創 傷焦慮緩解的影響——嗯,用小動物做模擬對象。跨科合作,會找生科系。」 教授一時語塞,皺了皺眉:「你有確定合作對象?」 「我有初步找過幾位學長姐,有一位在藥理研究組那邊有做過神經類藥物的毒性測試,我 原本是想要先跟您確定方向,再去談。」語婕邊說邊補上幾句學術術語,把這套說法講得 像是認真籌劃數月的研究計畫。 這一套話術她不是第一次用,但這一次可說是前所未有的臨場發揮。 教授望著她看了很久,終於緩緩地點了點頭,語氣也稍微鬆動些:「你想法不錯,但這種 研究必須要有實驗許可,而且涉及藥品的話要用正規的購買通路。你……是想問藥品的採 購渠道?」 語婕眼神一亮,但仍維持冷靜語速:「是的,如果能透過學校或研究用名義向藥廠採購小 批量樣品,會更有效率,也比較合法。不然一般藥局很多東西都買不到。」 教授沒再說什麼,只是拿起手機撥了個號碼。「黃教授,我這邊有位學生想做跨領域合作 ,藥理方面你那邊有沒有管道能提供一些常見樣品?……對對對,就是做神經壓力模擬的 那類。……好,晚點我把她的聯絡資料給你。」 語婕鞠了一個幾乎要九十度的躬:「謝謝您,我一定會把初步提案補上來。」 「下週的進度報告也要來,不然我就知道你根本沒在寫。」教授冷冷地補一句,但語氣裡 ,竟然還藏著一點點——幾乎不可察覺的——欣賞。 幾天後,語婕果真透過學校研究生身份與藥廠簽下試驗樣品採購同意書。她甚至還藉由論 文合作名義申請了一台小型冷藏運輸箱,理由是「需保持樣品活性」。在誰都不知情的情 況下,避難所所需的大部分常規藥品與疫苗,便已低調、合法地抵達她的手上。 當祐誠看見那箱堆滿精緻標籤與臨床測試封條的藥品時,不禁露出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: 「……妳到底是學生,還是走私集團?」 語婕得意地摊開雙手:「只要把學術語言說得夠流暢,這世界上還真沒什麼不能買的。 」 她說這話的時候,臉上笑意帶著一點反骨的自豪。這不只是她完成一項任務,而是她證明 自己——即使身為這支隊伍中最沒有技術力的那一位,她也能撐起屬於自己的一道戰線 。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bestweb.org.tw), 來自: 49.158.131.39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bestweb.org.tw/CFantasy/M.1747564948.A.3D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