→ toto123: 重點是壓低成本啊 08/14 19:56
→ toto123: 電動車成本都再電池 以後最高目標 就是電池壞就換車 08/14 19:56
推 XXXXBANG: 讚 保險費漲爆 08/14 19:58
推 supeedada123: 以工程角度來看 還蠻屌的 模具不知道怎麼開的 08/14 20:13
→ ilovedirk41: 這個機器就超貴了 哪可能壓低成本 08/14 20:17
→ supeedada123: 但是不知道怎麼後加工 08/14 20:17
→ xixixxiixxii: 撞一下就全部報廢,消費者不友善 08/14 20:18
推 DDhow: 13000T的鎖模力 好猛 08/14 20:23
推 k268185: 還蠻屌的 台灣稅金補助這麼多年生不出個屁 08/14 20:23
推 qmo0411: 碰一下就得報廢,好在哪? 08/14 20:24
→ dslite: 維修就是切切切 小撞切成重大事故 08/14 20:25
推 h311013: 這個應該無法鈑金拉回 師傅會哭 08/14 20:26
→ DYE: 分成三段也是撞一下全損,一段也是撞一下全損。照這個思路, 08/14 20:28
→ DYE: 走到底如果能降生產成本還是比三段好點,反正都是全順損。 08/14 20:28
推 csct927: 分三段居然不能分段修太搞笑了吧 08/14 20:37
推 SALEENS7LM: 狗肉1:世界怎麼跟得上臺灣(X 08/14 20:40
→ DYE: 分三段小撞是局部切割,一整體小撞應該也是局部切割。大撞都 08/14 20:43
→ DYE: 是全損。照目前看來整體與三段並沒有什麼差異。 08/14 20:43
→ chi17: 便宜到撞壞就買新的就沒問題,一台10萬OK吧 08/14 20:48
推 MK47: 好奇問一下 如果只是小碰撞 這樣會比較耐撞嗎? 08/14 20:49
→ MK47: 車體一體化壓鑄感覺就很屌 08/14 20:50
→ DYE: 就結構來看,一體應該是車身的抗扭力矩會增加。但是現在防撞 08/14 20:54
→ DYE: 主要靠潰縮,並不會比較抗撞。 08/14 20:54
推 kira925: 看他們對流體掌握到什麼程度吧 08/14 21:15
推 madeinheaven: 中國爛車 08/14 21:20
推 mutantsoul: 這台機器還蠻屌的 08/14 21:23
推 indoman: 狗肉1系列 08/14 21:29
推 greencha: su7不就是了嗎? 08/14 21:35
推 freeabe: 投資下去就有機會累積工程經驗,對以後開發有幫助 08/14 21:38
推 GLUESTICK: 說實話 中國是真製車大國 歐美瑟瑟發抖 08/14 21:45
→ DYE: su7 只有後地板跟前三角樑是壓鑄的 08/14 21:55
推 touyuan: 造價便宜,維修天價;給使用者不必要麻煩 08/14 21:57
→ km612tw: 反觀鬼島資金全去炒房 白癡才跟你產業升級 08/14 22:15
推 hungmaxy: 開過MODEL Y MODEL X 又看到中國網友對他們電動車評價 08/14 22:23
→ hungmaxy: 感覺都是一樣的問題 低頻噪音非常大 08/14 22:23
推 Benefits: 這就是技術資本投資,對中小企業就是一道高牆 08/14 22:45
推 good5755: 這篇看起來最大好處是製程快+重量輕 最關鍵的成本沒講 08/14 22:48
推 winson543: 保險公司頭痛了 08/14 22:57
推 MK47: 感謝解答 08/15 05:59
→ DYE: 對成本部分,奇瑞僅公布期望降到33-35 rmb/kg,這個數據對消 08/15 08:35
→ DYE: 費者沒有意義,且事實上量產後的實際成本相關的部分非常多, 08/15 08:35
→ DYE: 在量產前公布其實就是吹而已,更不要說有些車廠,把大型鑄造 08/15 08:35
→ DYE: 能降的成本計算是底盤的數據百分比,誤導消費者或是散戶讓其 08/15 08:35
→ DYE: 認為是整車能降的比例,我並不願意助長這種歪風。 08/15 08:36
推 t2134563: 成本不計的話等於是把車底盤當成塑膠玩具一樣大量生產 08/15 08:36
→ t2134563: 攤下來最後也是大賺 08/15 08:36
→ DYE: 車廠不可能不計,是實際成本不容易準確估算,一開始就估計所 08/15 08:53
→ DYE: 有完美運行其實就是吹,每個環節都要努力,各種擠牙膏的空間 08/15 08:53
→ DYE: 還有,且還有很大的原材料價格波動因素。 08/15 08:53
→ DYE: 例如本文例子35rmb/kg,而原材料就要18-20rmb,這現貨價是跟 08/15 08:55
→ DYE: 期貨波動,隨時漲漲跌跌。 08/15 08:55
推 kauosong: 壓鑄 剛性較強啊 08/15 09:06
→ borhom: 中國材料跟工錢都便宜,技術如果有了其它人都得被卷 08/15 09:41
→ DYE: 散戶跟粉絲都盲目的,一聽一體鑄造降本40%就高潮了,其實是 08/15 10:09
→ DYE: 底盤下半部分的40%,落實到最後可能有幾百美金的成本降低, 08/15 10:09
→ DYE: 但是一開始你會說實話能降幾百美金嗎?粉絲知道吹了半年的技 08/15 10:09
→ DYE: 術就降幾百美金會心痛的。 08/15 10:09
推 good5755: 這成本降低有包含機器折舊嗎?折舊幾年?會計手法花樣 08/15 10:52
→ good5755: 很多,看看就好 真的那麼容易做就不會現在只有一家了 08/15 10:53
→ DYE: 你知道花樣很多,那問我為什麼不提成本幹嘛? 08/15 10:59
→ DYE: 特斯拉獨家技術好棒棒,別人獨家技術或是新開發就好東西不會 08/15 11:01
→ DYE: 只有一家。 08/15 11:01
→ good5755: 因為你推文都說比例有問題 我只是附和你的說法 08/15 11:04
→ DYE: 當然啦,現在特斯拉也沒什麼獨家技術,粉絲沒得吹了就不吹獨 08/15 11:04
→ DYE: 家了。 08/15 11:04
→ good5755: 成本計算本來就很重要 比如台積電為什麼不啟用 high NA 08/15 11:04
→ good5755: EUV 就是因為成本會上升 實際計價方式是車廠考量重點 08/15 11:05
→ good5755: 真的成本下降 那其他車廠是傻瓜蠢蛋不跟著用嗎 08/15 11:07
→ DYE: 成本計算當然重要啊,實際就是一個還需要努力的目標,而且你 08/15 11:09
→ DYE: 還不能務實的說車廠很努力降了幾百美金,做不好還達不到。 08/15 11:09
→ DYE: 這設備才剛開發出來,別人還用不用也不知道是吧 08/15 11:11
→ DYE: 如果不鏽鋼做外殼好用,那其他車廠是傻瓜笨蛋不跟著用嗎?你 08/15 11:13
→ DYE: 是不是這個意思? 08/15 11:13
→ good5755: 看之後有幾車廠家跟著用就知道有沒有料了 08/15 11:19
推 bmw530li: 壓鑄的材料特性不知道是不是跟軋延再焊接不一樣?算鑄 08/15 12:49
→ bmw530li: 造所以比較脆嗎? 08/15 12:49
→ toto123: 如果不能壓低成本 投資這個有何意義 08/15 13:16
→ catia: 輕=行駛里程提升 08/15 13:36
→ thigefe: 看樣子就是電池成本下降機會低,只好比車體成本 08/15 14:21
→ xhung: 車禍換全車? 08/15 15:36
推 jjps042896: 看過4,000T鎖模力的,13,000T是什麼怪獸 08/15 18:46
→ DYE: 壓鑄這裡指高壓鑄造,一般對比的是重力鑄造與低壓鑄造,但車 08/15 19:02
→ DYE: 身這裡的例子對比的應該是與鋁板沖壓焊接成型車身。 08/15 19:02
→ DYE: 首先要對高壓鋁鑄造有些基本得認識 08/15 19:03
→ DYE: 高壓鋁鑄造用在車身應該需要真空封孔,加上鋁液除氣,這樣出 08/15 19:04
→ DYE: 來的鋁鑄件裡面氣孔才會少,強度與問題較少。 08/15 19:05
→ DYE: 其中最主要影響強度的還是鋁合金的配方 08/15 19:05
→ DYE: 一些高強度的鋁合金牌號是不適合做高壓鑄造,最主要鋁液是流 08/15 19:08
→ DYE: 動性不佳,例如鋁鋅鎂銅 或是 鋁銅鎂系。 08/15 19:08
→ DYE: 且,大部分高壓鑄鋁不做熱處理,在車身的例子也不做。 08/15 19:09
→ DYE: 低壓鑄造與重力鑄造都有可以做熱處理的牌號,例如常用T6 T5 08/15 19:11
→ DYE: 熱處理。 08/15 19:11
→ DYE: 用在鋁車身結構件的沖壓板材,一般是6系例如6016,5系的5182 08/15 19:15
→ DYE: 5754,也有些強度要求不高的位置用1 3系等,更高強度的7系7 08/15 19:15
→ DYE: 075據說也有,但就是越高強度延展性就較差。 08/15 19:15
→ DYE: 總體來說,高壓鑄造的強度其實不如高強度鋁板,且鋁板焊接等 08/15 19:17
→ DYE: 成型是立體結構,高壓鑄造做不了空心件。 08/15 19:17
→ DYE: 高壓鑄造的最大優勢就是 快 08/15 19:18
→ aids893001: 強度應該不賴喔 08/15 23:29
→ gostt: 好東西 但千萬不能車禍 08/16 01:05